新闻详情
文汇报:《“红色话剧”不断推陈出新,“燃”爆申城舞台》
来源: | 作者:pro76ba1c | 发布时间: 2021-07-05 | 1235 次浏览 | 分享到:


  水花飞溅,冷峻的舞美语言下,青年的热血喷薄欲出,这让台上左联五烈士的牺牲格外触目惊心。上周末,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舞台剧《浪潮》,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首轮四场演出成功落幕,其中最后一场演出更以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步上演。“之前有一些担心主旋律戏剧会不会无聊刻板。看完之后发现非常惊喜。”激动的观众们连夜在网上写下剧评,“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他们的故事让人泪水涟涟又鼓舞人心。”


  “《浪潮》首演轮早在开演前就全售罄。”制作人告诉记者。在举国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欢庆的时刻,很多观众选择坐进剧场,通过观摩一部新创主旋律佳作来回望初心,汲取力量,纪念这一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上海戏剧学院打造的话剧《前哨》、上海静安区出品的舞台剧《辅德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自制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紧随“七一”接二连三地拉开演出帷幕。而主旋律话剧、红色题材话剧的一系列推陈出新,独具个性和亮点的创意表达,也瞬间点“燃”了今夏申城舞台。


  桃花雨、水舞台,红色题材的创新表达不拘一格


  1931年2月7日,在龙华响起的枪声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位烈士李求实、柔石、冯铿、胡也频、殷夫为革命理想而殉道。舞台剧《浪潮》、话剧《前哨》把目光聚焦到了这段上海的红色记忆中,它们对红色题材的审美创新,屡屡触动当代年轻观众的情感“共振点”。


  由上海戏剧学院打造的原创话剧《前哨》是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上海发布的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从今年2月至今已经过两轮演出,经过精心打磨修改后,《前哨》将于明天起再度回归申城舞台。


  一场盛大的桃花雨以及袁弘、王洛勇、谢承颖等演员塑造的柔石、鲁迅、冯铿等可爱可敬的群像,让人深深感受到作品散发的浓郁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该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对左联文学史有深厚的学术积累,青年导演马俊丰擅长运用时尚的舞台语言进行文学叙事,让整部作品充满悲壮的诗意。作品独树一帜地采用时空嵌套的结构,在舞台上同时建立了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和“当下”三个时空,让今天的年轻人和90年前的青年展开“对话”。


  同样是讲述左联五烈士的英雄事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新创排的舞台剧《浪潮》则给人以冷峻、激烈的气质,用最坚硬的铁和最柔软的水进行对话。舞美是最具冲击力的体现,舞台中央是一个水舞台,同时三块厚木板被铁链穿起悬挂在半空中,时而作为道具营造监狱环境,时而又作为表演区域,带来多变的舞台造型,节奏感扣人心弦。


  整个故事是从左联五烈士牺牲的那一刻展开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他们的意识在另一个空间相遇——他们叩问自己到底为何而死,探讨死亡的真义,寻找选择革命的初心。枪林弹雨就发生在水舞台中,柔石、冯铿、胡也频、殷夫等纷纷倒下。当激烈的对抗发生,飞扬的水花会直接打湿第一排观众,剧组贴心地为他们提前准备了雨衣,而观众却丝毫不介意,因为“能够亲身感受到激流中生命的悲壮与怒吼”。


  另一部在审美上“非传统”的主旋律作品《辅德里》,也赢得了90后、95后的心。舞台上,全部演员白衣白发亮相,宛如一尊尊雕像。“主创似乎在用相似的造型淡化个人英雄主义,描绘出先辈的群像。”南京戏剧节青年单元策划人查霄飞说。通过运用各种前沿创新的舞台表现手法,今天的主旋律话剧作品呈现出新潮、当代的气质面貌,更能为年轻观众接受并理解,感受信仰的力量,使命的召唤。


  也是一台台“超越剧场”的党史教育课


  “你会不会想她,辅德里的灯塔,她依然在守望,她守护着希望……”这是今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开幕大戏、由上海静安区原创出品、牟森执导、李京键作曲的舞台剧《辅德里》的主题曲。经过歌手黄龄的演绎,这首旋律悠扬、抒情上口的歌曲小小出“圈”了一把。前不久在静安公园广场上举办的上海街头艺人“红歌会”上,引得不少路人、观众齐声相和。


  制作人李东告诉记者,《辅德里》的创作初衷,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一堂“好听好看又好懂”的文艺党课,传播“辅德里IP”和它背后的中共二大故事,增强上海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正如导演牟森所言,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启程,《辅德里》的巡演之路,“感动一直在发生”。烟台、潍坊、滨州、南京……该剧所到之处刮起阵阵“红色旋风”,很多观众多了一个要“打卡”的心愿——今年是建党百年,上海是他们的旅游首选地之一。


  来上海后不仅要去“一大”参观,还要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看一看。近期, 《辅德里》剧组回到了上海,昨晚再度亮相大宁剧院,之后将于7月17日、18日亮相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在这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七月,用舞台艺术继续照射理想的光芒。


  一台台红色作品在诞生的过程,都是一次与中共党史、革命史“近距离”的对话。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监制田水告诉记者,《浪潮》的演员们在排练前自发地找到了左联五烈士的作品和传记来阅读,以更好地揣摩人物心理,塑造角色形象,剧组在排练的过程中,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这也让大家更有信心、有力量拧成一股绳,把作品打磨好。黄昌勇也说,很多观众包括上戏学生在看了《前哨》后,特意去龙华烈士陵园祭扫先烈,献上花篮,这让创作者由衷地体会到“十年磨一剑”的价值所在:“不忘前人、铭记历史、继续前行。”


  来源:文汇报

  作者:童薇菁


民营剧团专委会
国有院团专委会
专业委员会
查看更多+
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