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新民晚报:《新民艺评|如何让沪剧更加深入人心》
来源: | 作者:pro76ba1c | 发布时间: 2022-10-23 | 726 次浏览 | 分享到:


舞台艺术上的“上海的声音”有二——沪剧与滑稽戏,这两项以沪语推进叙事、表达情感的艺术,也是传承、发扬上海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天,第三届上海沪剧展演月在奉贤南桥等三个不同地点启幕,预示着始终活跃在上海中心城区、大街小巷、乡村田间等地的沪剧,将汇聚成一股独具上海特色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那么,如何让上海的声音——沪剧,更深入人心?


形成梯队、彼此扶持,形成沪剧这一剧种人才培养的框架性支撑,是必经之路。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推行了此次沪剧月“结对子”的机制。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市级的上海沪剧院以及几个区级沪剧团之外,上海沪剧演出团队组织有100多个,其中相对成熟、活跃的就有十余支团队,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拥有国家一级演员的民营沪剧团——文慧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勤苑沪剧团等。这些民营院团并非靠卖戏票生存,基本都是依靠对舞台和沪剧的一心热爱和全情投入,把戏唱好,把沪剧传播好。因而每个团的主理人,还会网罗沪剧演员和相关人才到自己团里,形成一个平均水平都颇高的整体面貌。起初,往往是民营院团的主理人、出资人自己粉墨登场,近来,他们也都注重培养传承有序的年轻接班人,使得团队内部就形成人才梯队,不仅行当齐全,且有AB角替补。他们的建制,也越来越接近市级国有院团。韦芝认为,这是一个健康有序的机制,值得推广到更多大大小小的沪剧演出组织中,跨团“结对子”,就成为本次沪剧月的创新。


与时代共进、与时代同频,是沪剧发展的主题性支撑。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沪剧,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从最初浦东民歌东乡调,到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后又以文明戏的演出形式融合,发展成小型舞台剧“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为“沪剧”。由于其演出形式海纳百川,一度也被称为“西装旗袍戏”——例如《雷雨》《碧落黄泉》等。沪剧的发展历程,始终与时代同步。上海沪剧院的《敦煌女儿》就是凸显了在上海长大的樊锦诗,从25岁至80岁,奉献一生守护敦煌的“上海女儿”的故事。民营沪剧团连番推出的大戏也都与上海这座城市息息相关。《飞越七号桥》取材于上海西大门——闵行七宝镇革命遗址“七号桥碉堡”的相关历史事件;《早春》聚焦牺牲于龙华的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是一部展现其如何背井离乡,投入革命洪流的文人戏……这些民营沪剧院团自掏腰包,挖掘城市历史、赋予其舞台魅力,让更多未必深入了解上海历史的人,也能在剧场内外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常住人口中已接近半数是从外省市迁移而来。很多小孩不会讲上海话,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这既是沪剧发展壮大的难题,也显示出沪剧发展壮大的必要性。沪剧可以传播更广点的背后,不单纯是舞台艺术的发展推进,也应探讨上海文化如何进一步深入人心。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民营剧团专委会
国有院团专委会
专业委员会
查看更多+
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