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解放日报:《文艺党课探寻申城舞台“红色密码” 上海大剧院启动“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演”,首期党课预约名额5分钟内告罄》
来源: | 作者:pro76ba1c | 发布时间: 2021-04-09 | 773 次浏览 | 分享到:


  “1948年的上海是什么样?真实行走在刀尖上的地下党员过着什么生活?我们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做了很多研究。”昨天,上海大剧院“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演”暨“探寻申城舞台红色密码”主题展启动,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与青年舞蹈演员王佳俊、朱洁静带来首期“文艺党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精神密码”。

  “李侠”将成为新党员

  谈到《永不消逝的电波》难忘片段,朱洁静讲着讲着哽咽了,“全剧尾声,李侠与兰芬生死离别那一幕,我气喘吁吁下台,忙着换装,还要在侧幕留意场上:李侠被巨大的舞台布景包围,用发报机传递最后的声音……每每演到这一幕,我都会沉浸于剧情,分不清舞台和现实。”

  朱洁静坦言,自己一直好强,做综艺、演戏都希望被人看到,“以前的朱洁静站在角色前面,要让观众知道我多美多瘦,现在我更愿意做安静、普通的舞者,让角色站在我前面,在舞台上发光。”她把改变归因于《永不消逝的电波》,“一场场演着,从0场到200场、300场,初心使命与舞台演出合二为一,给我心灵的洗礼。”

  为塑造“兰芬”一角,朱洁静专门去学习织毛衣,“一开始上场,我只是‘演’织毛衣。拍宣传片时,陈团长发现放大兰芬镜头,像个机器人在织毛衣,很僵硬。”于是朱洁静求教服装师学习织毛衣。“兰芬”扫地也是学问,“舞蹈演员要求时刻腰挺直、动作优雅,而普通人扫地多是扶着腰。我尽量把演戏痕迹擦掉,舍弃自以为是与矫揉造作,在真实生活基础上追求艺术提炼。剧中泛黄的报纸,也是道具老师特意进行做旧处理。类似细节不断叠加,角色慢慢长在我心里。”

  《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连续两年登陆央视春晚,网友点赞舞蹈之美,也发出“好瘦”的感叹。“每次看到演员们,我都心疼,可转念一想,要跳好舞,就要这么瘦。”文艺党课上,陈飞华还分享了王佳俊的好消息,“去年6月‘电波’演出期间佳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上进,在演员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戏里,李侠带领兰芬入党。戏外,‘兰芬’是老党员,‘李侠’将成为新党员。”

  演了几百场“电波”,王佳俊说,回到家里才敢松口气。“无数人期待‘电波’,我们不敢放松。压力也是动力,无形推着我往前。”

  《晨光曲》亮相养老社区

  上海大剧院策划“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演”融合文艺演出、展览陈列、文艺党课和文创产品等多元形式。“探寻申城舞台红色密码”主题展览在大剧院一楼的A+艺术空间展厅常设展出,以上海舞台上演的红色剧目为切入点,辅以剧照、采访视频,解读剧目时代背景。上海大剧院自主研发设计“祖国的光辉照我心”系列文创产品,登陆艺术品商店和天猫旗舰店,包含“积极分子专用包”编织袋、“打了鸡血”笔记本、“倍儿精神”搪瓷杯等。

  “红星照耀”系列演出涵盖歌剧、芭蕾、民乐、话剧。上海歌剧院《江姐》4月3日、4日拉开“红星照耀”大幕,4月10日、11日,《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再度登台。上海歌剧院《晨钟》、上海芭蕾舞团《宝塔山》、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国乐咏中华》也将逐一献演。7月,上海戏剧学院话剧《前哨》也将亮相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围绕红色主题创作演出同步策划“文艺党课”。

  首期文艺党课预约名额5分钟内告罄。观众们围住主演们求合照、签名。这一幕陈飞华早已熟悉,“全国各地演出,都有观众拿着票根要求签名,有些人还是好几张票”。党课前一天,上海歌舞团与上海新东苑集团举行文化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提升养老社区文化建设与服务,探索文化养老的新模式。陈飞华说,这次共建是歌舞团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社区的一次重要实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社区文艺志愿服务,为社会更好地奉献我们的文化力量。”

  签约仪式后,在新东苑快乐家园慧音剧场,《江姐》选段“绣红旗”,《芦荡火种》选段“智斗”,歌曲《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响起,上海歌舞团带来《茉莉花》《情深意长》。观众把最热烈掌声给了上海歌舞团的《晨光曲》,这是王佳俊最喜欢的“电波”片段。“全剧紧张压抑,只有《晨光曲》,兰芬享受着幸福安宁。黄浦江日出,每个人都那么漂亮。”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诸葛漪
民营剧团专委会
国有院团专委会
专业委员会
查看更多+
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