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写字楼、咖啡馆……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全城都有“戏”!》
来源:
|
作者:pro76ba1c
|
发布时间: 2021-04-27
|
1045 次浏览
|
分享到:
“演艺新空间”其实就是“非标剧场”——非标准化的剧场,就是指未必台上台下泾渭分明,不需要观众一本正经排排坐的各种花式场地。市文旅局和市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在大剧院的咖啡厅举办了“2021第一批上海演艺新空间授牌仪式暨现场交流活动”,为今年第一批12家演艺新空间举行授牌仪式,其中有一批标准剧场里的非标剧场。至此,上海获得授牌的“演艺新空间”已经达到80家。
在场内拓展演艺空间
上海大剧院原本拥有标准剧场三个——千余座位的大剧场、600座左右的中剧场及可以容纳200名左右观众的黑匣子小剧场,基本上都是有严格“台上”“台下”区分的场合,作为“演艺新空间”,其“大咖·咖啡厅”也成为第四个可以上演剧目的场合,并被命名为“A+艺术空间”。
一位站在咖啡柜台前,系着围裙的女士忽然转过身来,凑近一位喝咖啡的顾客:“你看到过瓦伦丁吗?”顾客先是一愣,然后会意地笑了笑——原来,是《寻找瓦伦丁》的表演开始了……上戏表演系硕士赵洁扮演这位英国中产阶级无聊的生活状态里逐渐枯萎、渴望重获生命力的主妇。她对于在各类“场景各异”的“非标舞台”演戏十分自如:“戏剧本来就是源于生活场景,再说,大家最初的排练不都是找块空地就开始了?例如打烊了的咖啡厅。只不过,目前在开了门的咖啡厅演,与观众的互动是很贴近的,对于演员来说也很有趣。”既是顾客又是观众的人们,显然比剧场里的观众放松很多——既可以喝咖啡、吃点心,也可以交头接耳互换观演心得……
大剧院的“望星空”原本是带餐饮的聚会场合,下半年也将开放成演艺空间。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颂华表示,“让更多人走进大剧场,在喝咖啡的时间里与戏剧互动,是城市最美的文艺表情。”与此同时,上音歌剧院的管弦乐排练厅、上海音乐厅的“新空间”、天蟾逸夫舞台新增的“戏曲茶座”、黄浦剧场的黑匣子等标准大型剧场内,也将像“多厅电影院”那样,在保有一个“主厅”千人左右大剧场之外,新增各种“尺寸”、各种“形态”的演艺空间。
向户外争取广阔舞台
除了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也把户外舞台拓展为“演艺新空间”,成为演出专属地。
文化广场室内除了一个1949座的大剧场之外,只有大堂勉强可以作为举行见面会的地方——但是由于建筑高大,场地空旷,所以无法达到演出音响要求。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透露:“疫情曾让剧场按下暂停键,其实也是给我们一个思考期,如何应对各种社会变化。所以,我们把音乐剧的舞美舍去,把其中的歌曲表演单独抽出来,依然由原班人马出演音乐剧歌曲组成的音乐会,并启用了户外舞台。”户外舞台有屋檐,但是没有固定观众席——于是,就在草坪上放上了塑料椅,既确保安全距离,也拓展了演出形态。顺延至今,还纳入了评弹+摇滚、流行风格的室内乐、爵士等探索性时尚音乐会,成为都市青年的草坪文艺盛会。进而,再加推创意集市。于是,文化广场索性推出了“户外演出季”。
昵称“大鲸鱼”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也拥有繁荣的户外演出活动。他们利用门前广阔的草坪,邀请亲子家庭一起在艳阳下、微风中,感受自然气息观看表演活动,所以票一经推出就秒空。他们还推出“后备箱集市”,让家长带着孩子,开着汽车前来,打开后备箱,亮出准备好的物件——让孩子之间进行物品的交换乃至交易。
上海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透露,上海近80家演艺新空间每年演出场次逾万场,演出包含戏曲、话剧、音乐剧、脱口秀、相声等不同类型。即便在去年非常时期,演艺新空间依然“异军突起”,创造了良好的运营业绩,超额完成演出场次。比如大世界、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水上大舞台等16家新空间的演出总场次达到3500场。今年演艺新空间的演出场次依然不断攀升,“这些空间的场次数量加上标准剧场的演出场次,将有望达到每年2万场,与日本东京持平。”
作者:朱光
来源:新民晚报